健康大讲堂
【科普知识】居于甲类传染病之首的鼠疫,究竟有多可怕?
鼠疫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39种传染病之首。鼠疫可怕吗?是否会造成大流行?我们一起来看看。
古老的传染病鼠疫为何现在还会传播?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它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中的一种,在39种法定传染病中居于首位,临床上具有传染性强、流行性高、死亡率高等特点。
鼠疫在历史上有多次重大流行,在我国曾多次传播。它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的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我们身边的动物,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啮齿类动物,包括褐家鼠、屋顶鼠、旱獭、黄鼠、野兔等;
第二种是其他野生动物传染源,包括狐狸、刺猬等。这类动物的皮毛往往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被人们作为猎取的对象,由此成为人类鼠疫的传染源之一;
第三种是家畜。在鼠疫流行期间,人们经常和家畜接触,剥食病死的家畜,导致家畜成为人类鼠疫的传染源。
受传染源影响,鼠疫在自然界中不可能被完全消灭,这也是鼠疫屡次发生的原因。
为什么鼠疫一经确诊就要马上启动相应措施?
鼠疫不光传播速度快,而且有多种传播途径,既可以通过带疫的动物传染给人,肺鼠疫还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人类在剥食染疫动物时,可能通过皮肤创口感染;食用染疫动物时,可能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而且人们普遍对鼠疫易感,没有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
不仅如此,鼠疫发病情况紧急、病情进展迅速,并且死亡率极高。例如,在感染了腺鼠疫后,若没有经过及时治疗,患者一周内就会死亡;感染肺鼠疫后,在未接受治疗的情况下,2~3天内就会死亡。
所以,一旦出现鼠疫确诊病例,就要第一时间按照甲类传染病的规定进行相应的隔离和控制。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隔离、早处理,这样才能快速控制疫情。
鼠疫流行季节,出现哪些症状需提高警惕?
在鼠疫流行季节(南方是春夏季节,北方是秋冬季节)、流行地区,高危人群如医疗防疫人员、野外工作人员、农牧人员以及子女,如果出现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包括头痛、乏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或者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鼻出血、呕血、便血、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就需要提高警惕并第一时间就医,完整地向医生报告流行病学史。一旦确诊鼠疫,患者需要立即住院并进行严格隔离。除此之外,还要配合进行居住环境的全面消杀。
如果患者家属在12天内与患者有接触,或是接触过疫源性的动物或者动物制品,同样需要立即隔离,且至少需要隔离9天。如果出现疑似或确诊鼠疫症状,应第一时间按照甲类传染病的规定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及时开始治疗。
感染鼠疫后能否治好?
一般来讲,如果没有按时治疗鼠疫,患者预后非常差,并且死亡率极高:败血症死亡率高达100%,肺鼠疫死亡率高达70%~100%,腺鼠疫死亡率则为30%~100%。但随着医学的进步,目前已研制出有效抗生素,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及时治疗,病死率可以降低到10%以内。
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染疫动物和第一例患者的早诊断对整体的疫情防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后一般不会有严重危害,并且体内会产生抗体,在以后的鼠疫流行季节不会再次感染。
因此,面对鼠疫不要怕,请一定谨记四个“早”,即早诊断、早发现、早隔离、早处理。同时,抗击鼠疫人人有责,我们还需坚持做到“三报”“三不要”。
“三报”即发现病(死)旱獭和其他病(死)动物要立即报告;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要立即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急死病人应立即报告。
“三不要”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旱獭和其他病(死)动物,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或休息,以防跳蚤咬伤;不私自携带可疑染疫动物以及产品;不到确诊或疑似的患者家中探望或陪护。
- 标签: